“洗澡时突然摸到乳房有硬疙瘩,瞬间慌了富豪优配,是不是得了乳腺癌?” 不少女性发现乳房肿块后,会陷入焦虑。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程航主任指出,乳房摸到硬疙瘩不一定是乳腺癌,临床中 80% 以上的乳房肿块是良性(如乳腺纤维瘤、乳腺增生结节),只需通过 “触摸质感、边界形态、伴随症状” 这 3 个特征,就能初步区分良恶性,避免盲目恐慌。
先定心:多数乳房硬疙瘩是良性,别先自己吓自己
程航医生解释,乳房肿块的良恶性与激素波动、年龄、生活习惯密切相关:20-40 岁女性多为良性肿块(如乳腺纤维瘤,质地硬但光滑);40 岁以上女性需警惕恶性可能,但仍有 60% 以上为良性增生结节。“曾有位 28 岁患者,摸到乳房硬疙瘩后连夜失眠,检查后发现是直径 1 厘米的良性纤维瘤,无需手术,定期观察即可。”
她强调,盲目焦虑反而可能导致肝气郁结,加重乳腺不适富豪优配,不如先通过 3 个特征初步判断,再决定是否就医。
展开剩余66%看这 3 个特征,分清良性肿块与乳腺癌
1. 触摸质感:良性 “像弹珠”富豪优配,恶性 “像石头”
良性肿块:质地较硬但有弹性,类似触摸 “弹珠” 或 “橡皮”,按压时能轻微推动,按压后可能有轻微胀痛(如乳腺增生结节,月经前胀痛更明显); 恶性肿块(乳腺癌):质地极硬,类似触摸 “石头” 或 “软骨”,毫无弹性,按压时几乎无法推动,早期多无疼痛,晚期按压可能伴随刺痛。2. 边界形态:良性 “规则清晰”,恶性 “不规则模糊”
良性肿块:边界清晰,形态规则(多为圆形、椭圆形),如乳腺纤维瘤多是 “圆润的小疙瘩”,用手指能清晰摸到肿块的边缘; 恶性肿块:边界模糊,形态不规则(如锯齿状、分叶状),像 “树根一样扎进乳腺组织”,手指难以摸清完整边缘,甚至感觉肿块与周围皮肤、胸肌粘连。3. 伴随症状:良性 “单纯肿块”,恶性 “多症状叠加”
良性肿块:多仅表现为肿块,可能伴随月经前乳房胀痛、肿块大小随月经周期变化(月经后缩小),无其他异常; 恶性肿块:可能伴随 3 类危险症状: 皮肤变化:肿块附近皮肤出现 “橘皮样改变”(毛孔粗大、凹陷)、酒窝征(皮肤凹陷如酒窝); 乳头异常:乳头溢液(尤其血性溢液)、乳头内陷、乳头皮肤破溃; 淋巴结肿大:同侧腋窝摸到无痛性硬疙瘩(淋巴结转移信号)。“临床中,约 70% 的乳腺癌患者早期除了肿块,还会有至少一种伴随症状,这是良性肿块极少出现的。” 程航医生强调。
摸到硬疙瘩后,程航医生建议这样做
先记录特征:记录肿块的位置(左乳 / 右乳、外上象限等)、大小、质感、是否能推动,以及是否有伴随症状,方便就医时给医生参考; 及时就医检查:无论初步判断良性还是恶性,都建议在月经结束后 3-7 天(乳腺状态最稳定)到医院做乳腺超声,40 岁以上加做钼靶;若超声提示恶性可能,需进一步做穿刺活检明确诊断; 避免盲目处理:不要用力按压、按摩肿块,也不要轻信 “偏方散结”,良性肿块过度刺激可能变大,恶性肿块可能加速扩散。程航医生的关键提醒
20-39 岁女性建议每年做 1 次乳腺超声;40 岁以上女性每年做 1 次乳腺超声 + 钼靶;有乳腺癌家族史、既往乳腺良性肿块史的女性富豪优配,需每半年复查 1 次。“乳房硬疙瘩不可怕,可怕的是因恐慌延误检查,或因忽视错过早期信号,科学判断、及时就医,才能守护乳腺健康。”
发布于:上海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